屠呦呦,与青蒿结缘,与使命同行
屠呦呦与青蒿结缘,从整理历代医籍入手,四处走访老中医,搜集建院以来的有关群众来信,编辑了以 640 方中药为主的《抗疟单验方集》,对其中的 200 多种中药开展实验研究,历经 380 多次失败,利用现代医学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、不断改进提取方法,终于在 1971 年获得青蒿抗疟发掘成功。
上世纪 60 年代,在氯喹抗疟失效、人类饱受疟疾之害的情况下,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,屠呦呦团队与中国其他机构合作,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并从《肘后备急方》等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,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,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,全球数亿人因这种“中国神药”而受益。

这是一个关于屠呦呦的故事,一个关于坚持、奉献和使命的故事。

屠呦呦出生于一个医学世家,从小就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在大学期间,她选择了药学专业,并在毕业后进入了中国中医研究院工作,她开始了她的青蒿素研究之路。

在当时,疟疾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,每年都有数百万人因此而死亡,为了找到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,屠呦呦和她的团队开始了艰苦的研究工作,他们查阅了大量的中医药文献,从中寻找灵感,经过多次实验和失败,他们终于发现了青蒿素这种神奇的药物。

青蒿素的发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在当时,青蒿素的提取方法非常复杂,需要大量的青蒿草和繁琐的提取过程,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屠呦呦和她的团队开始了艰苦的研究工作,他们不断地尝试不同的提取方法,最终找到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。

青蒿素的发现为疟疾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,经过临床试验,青蒿素被证明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抗疟药物,能够迅速杀死疟原虫,而且副作用较小,这项发现不仅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,也为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。

屠呦呦的成就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,在当时,她的研究成果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,甚至还遭到了一些人的质疑和批评,屠呦呦并没有放弃,她继续坚持自己的研究工作,不断地完善青蒿素的提取方法和临床应用。

随着时间的推移,青蒿素的疗效逐渐得到了广泛的认可,屠呦呦也因此获得了许多荣誉和奖项,包括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、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,她始终保持着谦虚和低调的态度,她说:“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,这是我的使命。”

屠呦呦的故事告诉我们,一个人的成就并不是取决于他的名气和地位,而是取决于他的坚持和奉献,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,我们应该像屠呦呦一样,坚定信念,不断努力,为实现自己的使命而奋斗。

问题 1: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灵感来自哪里?

问题 2:青蒿素的发现对疟疾的治疗有什么意义?

问题 3:屠呦呦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?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