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人家的校长!杭州一初中不留作业让学生看世界杯
杭州一初中校长展现人性化教育理念,决定在该校不布置作业,让学生观看世界杯足球赛。这一举措赢得了学生的热烈欢迎,被赞誉为“别人家的校长”。此举不仅体现了学校对学生兴趣爱好的尊重,也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,展现了教育应有的温度与灵活性。
本文目录导读:
在教育的广阔天地里,总有一些校长以他们独特的方式,成为学生心中的“别人家的校长”,他们不仅传授知识,更以关爱学生、理解学生需求为己任,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教育的真谛,杭州钱塘区下沙中学的一位校长就因一项特别的决定而走红网络——他决定在学生晚自修时间不留作业,组织全校学生集体观看世界杯比赛,这一举动不仅让学生们欢呼雀跃,也让社会各界对这位“别人家的校长”投来了赞许的目光。
别人家的校长:杭州下沙中学以世界杯之名,共筑青春记忆在2022年的卡塔尔世界杯期间,全球的目光聚焦于这片绿茵场上,对于热爱足球的青少年而言,这无疑是一场视觉盛宴,对于许多学生来说,繁重的学业往往让他们错过了这场体育盛宴的许多精彩瞬间,在杭州钱塘区下沙中学,一场由校长发起的“无作业日”活动,却让这里的学生们得以在校园里共同见证世界杯的激情与梦想。
缘起:孩子们的渴望与校长的回应

故事的起点,源自几个简单的对话,11月22日,当阿根廷对阵沙特的比赛即将在北京时间18:00拉开帷幕时,下沙中学的几个男生鼓起勇气,向校长童永圣提出了一个看似不可能实现的请求:“校长,能不能让我们看场世界杯?”面对孩子们热切的目光,童校长没有立即给出答案,但他心里已经泛起了涟漪。
“前几天我在学校听男孩子在谈论世界杯,但因为赛程的关系,没法看绝大部分比赛。”童校长在接受采访时回忆道,他深知,对于这群正值青春年华的孩子们来说,世界杯不仅仅是一场场比赛,更是他们成长道路上一段不可多得的记忆,他召集了老师们开会,共同商讨这一提议的可行性。
决策:不留作业,集体看球

经过讨论,老师们一致认为,这是一个难得的教育契机,世界杯作为全球性的体育盛事,其背后蕴含的体育精神和团队精神对学生们有着积极的影响;通过集体观看比赛,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,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,学校决定启用音乐礼堂,分年级组织学生集体看球,并在当天不留作业。
这一决定迅速在校园里传开,学生们欢呼雀跃,纷纷表示这是他们最期待的一天,11月22日晚,7年级的500多名学生早早地来到了音乐礼堂,10多名教师也陪伴在侧,共同迎接这场足球盛宴,当梅西罚进点球时,音乐厅内爆发出雷鸣般的喝彩声,男生们振臂欢呼,女生们也鼓起了掌,整个礼堂洋溢着青春的激情与活力。
赛场如人生,感悟体育精神

比赛过程中,学生们不仅享受到了足球带来的快乐,更从中学到了许多宝贵的人生哲理,阿根廷对阵沙特的比赛,虽然阿根廷队最终以1:2告负,但学生们却从中学到了坚持与不放弃的精神,赛前几乎没有人看好沙特队,但他们却凭借顽强的拼搏精神,取得了出人意料的结果,同样,阿根廷队直到最后一刻也仍在努力寻找进球机会,这种不放弃的精神同样值得学习。
中场休息时,许多学生兴奋地表示:“太爽了!”从他们的眼睛里,童校长看到了热爱和热情,这也是他希望通过这次活动传递给学生的精神内涵,他告诉学生们:“赛场上有太多不确定,但即使比分落后,也要坚持到最后,这种精神不仅适用于足球比赛,更适用于我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。”
家校共育,共筑美好未来

此次活动不仅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响应,也赢得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,一位学生家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:“学校这个决定太可以了!我自己都想回去上学了!”他认为,这样的活动不仅让学生们得到了放松和娱乐,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了团队合作和坚持不懈的精神。
童校长也表示,学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,进一步探索家校共育的新模式,他希望通过家校合作,共同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更加健康、积极、向上的成长环境,学校还将围绕世界杯的话题,开展更多有益学生成长的活动,如足球比赛、体育知识讲座等,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体育的魅力,培养终身体育的习惯。
在杭州钱塘区下沙中学,童校长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了“别人家的校长”的真正含义,他不仅仅是一位管理者,更是一位关爱学生、理解学生需求的教育者,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,为学生们创造了一个难忘的世界杯之夜,也为我们展示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方式。
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,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,更是能够引领学生成长、激发学生潜能的引路人,童校长和他的团队正是这样一群人,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:教育不仅仅是分数和排名,更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注和培养,让我们共同期待更多“别人家的校长”的出现,为我们的教育事业注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