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高考成绩揭晓,21省份开放查询,志愿填报策略全解析
2020年高考成绩已陆续放榜,覆盖21个省份的考生可查询成绩。面对这一重要时刻,考生们需掌握志愿填报的技巧。合理选择学校与专业,需结合个人兴趣、成绩排名及未来职业规划,同时关注各校招生政策与录取趋势,以科学策略提升录取机会。
本文目录导读:

随着2020年高考的圆满落幕,考生们经历了漫长而紧张的等待后,终于迎来了激动人心的时刻——高考成绩放榜,从7月23日起,全国各地陆续进入高考“放榜”时间,21个省份的考生可以正式查询自己的高考成绩,这一消息无疑为无数家庭带来了期盼已久的答案,同时也拉开了志愿填报的序幕,本文将围绕“2020高考成绩开始放榜21省份可查”及“志愿填报有技巧”两个关键词,为考生和家长提供全面而实用的指导。
高考成绩放榜:21省份陆续可查
据官方公布的信息,2020年高考成绩的查询时间主要集中在7月23日至26日之间,广东、重庆、四川、湖南、广西、湖北、江西、云南、甘肃、内蒙古、宁夏、上海、安徽等10余省份的考生在7月23日当天即可查询成绩,而新疆、重庆(部分考生)、福建、江苏等省份的查询时间则从7月24日开始,北京、河南、青海等地的考生则可以在7月25日查询,天津、吉林、浙江等省份的成绩将于7月26日公布。
值得注意的是,部分省份在成绩公布前已经率先发布了高考分数线,河北省在7月22日就公布了普通高校招生各批各类录取控制分数线,为考生和家长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。
为了方便考生和家长及时查询成绩,各地教育考试院官网纷纷开通了查分通道,同时不少省份还开通了支付宝、微信等便捷查分渠道,广东的考生从7月23日17点45分起,就可以通过支付宝和微信等入口进行查分或查询录取情况,陕西考生则可以在7月24日通过支付宝查询高考成绩,并提前订阅小程序以获取查分提醒推送。
志愿填报:技巧与策略并重
高考成绩公布后,考生们面临的下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志愿填报,志愿填报不仅关乎考生未来的学习方向,更直接影响到其职业生涯的发展,掌握志愿填报的技巧和策略显得尤为重要。
1. 了解批次录取分数线
在填报志愿前,考生首先要了解所在省份的批次录取分数线,多数省份都会在省线和高考分数出来后再统一填报志愿,因此考生需要密切关注官方发布的信息,确保自己能够准确把握各批次的录取情况。
2. 合理选择学校和专业
填报志愿时,考生应根据自己的分数和兴趣爱好合理选择学校和专业,如果分数较高,可以优先考虑重点大学或优势专业;如果分数不够理想,则应注重专业的选择,尽量选择一般院校中的王牌专业,考生还需要考虑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发展趋势,避免盲目跟风选择热门专业。
3. 估分预算与历年数据对比
填报志愿前,考生应进行估分预算,并参考历年录取分数线进行比对,建议考生选择几所具体的学校和专业后,上官网查询其近三年的录取分数线和与省控线的分差,取平均值作为参考,这样可以帮助考生更准确地评估自己的录取可能性。
4. 顺序填报与服从调剂
在填报志愿时,考生应按照分差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填报,并尽量勾选服从调剂选项,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被退档的风险,如果被调剂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,考生可以在大一期间努力学习并争取转专业。
5. 借助志愿填报软件
随着科技的发展,市场上出现了许多志愿填报软件,这些软件通过整合各省份的志愿填报指导数据,为考生提供个性化的志愿填报建议,蝶变志愿等软件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处理和算法计算,为考生推荐适合的大学和专业,并给出录取概率,考生可以合理利用这些工具来辅助自己进行志愿填报。
注意事项与防骗提示
在高考志愿填报过程中,考生和家长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:
保持警惕:警惕不法分子通过短信、电话等方式发送虚假查分链接或录取通知书进行诈骗,考生和家长在登录高考相关网站时应仔细甄别真伪,避免点击不明链接或泄露个人信息。
多渠道核实:在转账汇款前,考生和家长应通过多种途径核实账号真伪,避免上当受骗。
合理规划:志愿填报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,考生和家长应提前规划并充分了解相关信息,避免临时抱佛脚导致失误。
2020年高考成绩的放榜标志着考生们即将迎来新的人生阶段,在志愿填报这个关键环节上,考生和家长应掌握一定的技巧和策略,合理规划自己的未来,也要保持警惕和理性思考,避免被不法分子所骗,希望每一位考生都能顺利进入自己心仪的大学和专业,开启美好的人生旅程。